农作物的生产有很长的周期性,同时受天气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中药材也不例外。近期,安徽等地遭遇了连续的降雨,长期的阴雨寡照天气影响了当地的中药材生产,部分种植户损失惨重。那么,今年的中药材市场会不会因为持续阴雨出现价格波动呢?全年的中药材行情又将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浙江湖州近期遭遇了较多降雨,中药材种植户说,他们一直在排水,可地里一直有积水。
记者:现在积水的情况怎么样?
种植户:积水我们一直在排么,天天下雨天天排,水位也就降下去一点点。
为了止损,有些种植户暂时不再种植中药材。
江西新余市近期也遭遇了连续的阴雨,分宜县某大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绍勇介绍,大片的金丝皇菊只采摘了四分之一,其他的几乎烂在了枝干上,而他们的主打产品温郁金,也是损失惨重。
郭绍勇:我们温郁金一亩田正常的产量是两千五百斤,泡的严重的一亩田两千五百斤全部烂掉了。
近期,安徽、浙江、江西等多地出现了持续的降雨,给中药材种植户的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部分种植户损失惨重。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一段时间,上述地区雨水将出现减少,但还是阴天较多,缺少阳光的照射,依旧会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那么,这种影响会扩散到全国市场么上么?中药材的价格会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呢?中药材天地网分析师陈庆认为,首先从产地上看,本次受天气影响的省份,它们的中药材生产规模占比有限。
陈庆:浙江是浙八味——浙贝母、延胡索、白术、白芍、玄参、杭白菊、浙麦冬和温郁金的传统产区,但除浙贝母和延胡索外,目前浙江已不是其他6个品种的主产区。安徽是中药材大省,是薄荷、白芍、白术、桔梗、牡丹皮等品种的主产区。江西野生中药材分布较多,家种代表的品种有莲子、车前子,以上三地产量合计占全国中药材产量有一定比重,但不是绝对影响。
陈庆说,温郁金目前的主产区已经迁移到了广西,杭白菊最大的产区在江苏,总体来看,目前损失较大的省份不是各类中药材的主产区,因此,判断今年中药材的大方向走势,还是要看中药材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
陈庆:总体来看,因为近年来各地的“中药材种植热”,今年中药材的供应是供大于求的,而且这个时期不会短。很多品种的市场库存非常多,这些品种与去年相比都是有着一个比较大的下滑,所以目前南方的降雨可以说局部的影响难以作用到主体。
陈庆认为,在价格上,野生中药材品种的行情比较好,市场上对药食同源中药材有着比较稳定的需求,但是总体来看,今年大部分中药材的行情还是看跌,他建议种植户不要盲目跟风,非优势产区尽量减少规模,以便控制风险。
陈庆:这几年中药材的供大于求,原因就在于前几年的中药材种植热,部分农户,特别是不是道地产区的农户看到价格有一个很好的表现就去种植中药材,对这种行为咱们是不建议的。中药材讲究一个道地性,非道地产区的中药材的药性含量是不太好的,价格也不会卖的太高。种植户要及时和多关注中药材市场行情,保持清醒,种植中药材也要注意地域性,不能“听风一波上”,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规模和节奏,而且单个农户的市场议价能力比较弱,因此要注意多以合作社等形式组团对面市场。
信息来源:三农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