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地处鲁南高山之前,因古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被载入史册,如今一段感人至深的葡萄情缘将山亭融入了中德世代友好的历史长河。葡萄情缘的主人公德国老人诺博·高利斯用9年心血,让世界上最优质的葡萄品种在山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酿酒飘香。9年的春耕秋收,诺博已经把山亭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当作此生最荣耀的工作,而山亭人也早已将无限信赖和钦佩给予这位德国“家乡人”。5年前,诺博老人因病故去,他的外孙马克·林顿继承外公的遗愿,继续来山亭为葡萄酒产业发展做技术指导,诺博一家与山亭的缘分如葡萄藤蔓紧紧相连、枝繁叶茂。
初次见面,背来上万株果苗,从零帮起
与德国阿尔地区同处一个纬度的山亭,风调雨顺,有着种植果树的良好自然环境,可缺的是优质苗种和技术指导。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外专局通过聘请外国专家的引智工作,先后邀请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专家来山东枣庄及山亭地区做果树和畜牧业技术指导。
“山亭一直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但是规模小、产量少,也以食用品种为主。从来没想过升级葡萄品种,更不知道去搞葡萄酒酿造,做成产业。”曾在山亭区果业局担任局长、从事果树种植30多年的老专家于庭柏坦言道,“2000年我们通过地方和国家外专局的帮助,在德国退休高级专家组织的推荐下,邀请诺博先生来山亭指导酿酒葡萄的种植。没想到第一次见面,诺博就背来了两大麻袋德国优良葡萄接穗品种,因为行李超重,被机场罚款两万多元,是老人自己掏的腰包。”回忆起当年接待诺博时的情景,于庭柏不由激动起来。“到了山亭的当天,诺博和助手放下行李,就让我们带路去葡萄园,他迫切想知道这里土壤情况,看看带来的品种能不能种。”
在德国阿尔老家,诺博是当地著名的葡萄种植和酿酒专家,仅自己研发的葡萄品种有100余种,酿造的葡萄酒品质优良、十分畅销。“大自然赋予我们这么好的土壤气候条件,我们就应该种好葡萄,回报自然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诺博热爱自然,对待葡萄像孩子一样疼爱。他在经营自家葡萄园的同时,联合当地种植户合作产销、共同致富,成为当地葡萄产业经济的带头人,也获得了“葡萄酒教皇”的雅称。“在山亭,我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对种植葡萄的热情,看到他们对提高技术的渴望,也看到他们对我这洋老头的好奇和友善。我觉得,我有责任把德国传统规范的葡萄种植技术教给他们,让山亭人也能喝到口味纯正的德国葡萄酒。”
2000年的春天,第一次来山亭的两周时间里,诺博和助手汉斯走遍了山亭区10多个镇街的田间地头,一次次收集土壤化验分析,一遍遍论证自然条件的变化,最终从背来的上万株种苗中选出16种葡萄在当地进行示范性培育。同时,诺博将带来的玫瑰、樱桃、油桃和其他水果葡萄品种全部免费赠送给山亭果农,帮助他们建立起国内唯一的“欧洲良种果树苗木中国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