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高温、燥热和煎熬的夏天已渐渐离去,秋天早晚温差大,感冒多发,身体一不留神还是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大家还是要预防,切不可图一时之快,贪图凉爽,注意早晚添加衣物!
入秋后这些养生小常识你必须要知道:
第一,调理饮食。民以食为天,当时是要调理饮食啦,秋季膳食要以“滋养润肺”为基本原则,老年人和一些胃不好的人,可以采用早餐粥来益胃生津,比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也要多食一些酸味时蔬水果,少食辛辣刺激食品,这对养肝润肺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一个好习惯,不仅秋季要如此,其实一年四季能坚持下来是最好的,医学上主张秋季“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因为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而且晚上十点到十二点是消化系统工作的时间,早睡也是可以减肥的,早起可以舒达阳气,并且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就会发现上午的时间很长,可以做很多事情。现代医学也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第三,调整心态。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者伤感悲秋,尤其是在身临花木凋零之境,秋风萧瑟的秋季,常常会在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要学会调整心态来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户外运动,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去爬山,会在这个秋季收获一份美好的友情
第四,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人体内的水分蒸发的很快,容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肿痛等症状,因此预防秋季干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多喝温水,室外也要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水分流失。另外,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补水产品,但要注意口唇干裂时不可擦涂甘油,更不可用舌头舔嘴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第五,增强抵抗力。俗语道:“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天天气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要锻炼锻炼自己的耐冻能力,增强自己的适应寒冷的能力,金秋时节正时运动锻炼的好时节,没有夏季的燥热,尤其这时候应该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第六,预防气候突变。
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有些朋友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体质下降,诱发感冒、肩颈疼痛等疾病。专家表示,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提醒广大市民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第七,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 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第八,运动要适量
像游泳、太极拳这些运动项目还是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的。尤其是太极拳,柔中带动,重心转移的流畅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平衡的训练,是很好的运动。注意运动前要有5至10分钟的暖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总之,这个季节进行运动要注意几点: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