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气。“立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到降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会逐渐减少。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接踵而来,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因此防暑热依然必不可少。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所以我们更是不能忽视立秋养生,那么立秋该如何养生呢?
1、宜祛暑滋阴
立秋后昼夜温差会加大,所以需要进行祛暑和清热,立秋可以多吃一些滋阴和润肺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宜调理脾胃
立秋后的气温依旧是比较高的,湿度也大。所以人的脾胃会比较脆弱,有些脾虚的人会出现上火和便秘,所以要进行调理脾胃,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赤小豆、薏米、淮山等,食疗调理可以食用健卫安姜宝,属于纯天然食疗食品,具有调和脾胃,除湿祛寒,提升人体阳气等作用,适合脾胃虚寒人群食用。
3、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 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