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初收,浑不辨、东陂南荡。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这场“超长待机”的梅雨终于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尽管诗词里写多么婉转悠扬,也架不住连续42天的雨对我们的残害啊
衣服久晒不干 ,墙面霉变 , 爱在半夜搅人清梦,交通道路拥堵!!!
一、今年梅雨气候特点
今年本市梅雨特点:梅雨期长、雨量大、暴雨多
今年梅雨概况:
1.入梅早,持续时间长。今年6月8日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梅雨期长达43天,较常年平均(24天)偏多19天;平均雨日多达30天,较常年偏多14天。
2.总量大,覆盖范围广。梅雨期全市降水量505.5~721.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4~1.6倍,均排位历史同期前三位。强降雨覆盖全市,全市有超过1/2的地区梅雨期降雨超过550毫米。
3.降雨集中,重叠度高。梅雨期共出现8轮区域性强降雨过程(6月11~12日、17~18日、21~22日、27~28日,7月1~2日、7月4~7日,7月10~11日、7月16~18日),强降雨区多集中在沙洋、钟祥南部、京山东部和南部。
但今年出梅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仍停留在海上,控制我市因此,近期我市局部还有阵性降雨发生,后期可能还有弱的降雨过程出现,但无明显大范围暴雨天气,气温也仅上升到33℃左右。7月30日以后,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开始控制我市,将有一段35℃以上的酷热高温天气。
虽然梅雨降水结束,但当前多个地区仍有涝外洪夹击,防汛救灾形势依然严峻。气象部门将根据防汛救灾需要和天气形势变化,加强我市局地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高温热浪等盛夏易发多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加强长湖流域、汉江流域灾害性天气研判,坚决打赢防汛减灾气象服务这场硬仗,
出梅后,哥哥地区将有持续高温天气,提醒大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补水。另外,伴随高温天的到来,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性增大,请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