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苔藓”你会想到什么?是岩石和缝隙中那层绿茸茸的植物?还是雨后房顶瓦片上那一层绿色小东西?
继多肉热潮之后,苔藓成为了市场的新宠。近年来,玩苔藓的人越来越多,将苔藓变成书桌上的风景,这毛绒绒的小萌物,做成微型盆景,置于书桌、茶几之上,特别显得生趣有灵气。

可是,喜欢苔藓的台友们都反馈说这小东西好看不好养啊,拿回家后不久状态就开始变得很糟糕了……
苔藓的特点
了解苔藓的特点,是培养苔藓盆栽必不可少的前提。

“常绿”
苔藓大多属于多年生常绿植物,冬天也不枯萎,一年四季都能保持鲜嫩的绿色。
形态随四季更迭而不断变化,春、秋两季生长期,结出孢荫,娇柔可爱。苔藓的植株虽小,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季节的迁移与岁月的流转。

“光与水”
苔藓最重要的养分是阳光与水。只要放置地点正确,补水及时,就能成活。
需要适度光照,最好放在明亮且没有强烈日光直射的地点。
没有根,只能通过茎叶吸收水分,因此需要经常观察苔藓表面的干燥度并及时补充水分。

“搭配自由”
苔藓的体形不会发生变化,无须更换容器。喜好潮湿的环境,密封的玻璃容器也适合生长。
这些特性为苔藓盆栽的搭配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主配皆宜”
苔藓多丛集生长,郁郁葱葱,既拥有包罗万象的气势,又具有细腻朴素的气质,无论是作为盆栽的主景还是衬景,都恰到好处。
植于土壤,能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

苔藓的四季状态
春
·苔藓一年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最适合采摘。
·长出孢子的时期(因种类与环境而异)。
夏
·日照强,苔藓容易干枯,需日常补充水分。
·避开中午日照最强的时间,在早晨或傍晚浇水。
秋
·春季后的另一个生长期,适宜采摘。
·长出孢子的时期(因种类与环境而异)。
冬
·苔藓进入休眠状态。
·装有暖气的室内容易干燥,应尤其注意放置地点与浇水次数

每到冬季,看到苔藓焉黄的状态,别以为它死掉了。这个时候的苔藓只是休眠状态而已,待明年开春万物复苏之时,它会还你一个奇迹。
苔藓种植养护方法
虽然苔藓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但养护不得法,苔藓也会越长越黄,日益萎缩。
1、光照
很多人以为苔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把它放在阴暗的环境里养护是不正确的方法。苔藓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而不是直射的强日光,清晨的露水和微弱的阳光是苔藓的最爱。如果苔藓放在只有灯光而没有自然光的条件下,时间长了,苔藓容易变黄。如果移到另一个地方恢复,要先经过一个过渡的环境哦,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化。
2、湿度
苔藓喜欢达到85%的空气湿度,比较干燥的地方建议用闷养的方式,闷养的苔藓也要每天通风一到两次,每次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每隔五六天喷水一次。比较湿润的地区可以采用露养的方式,根据需要每天补水一到两次。
潮湿并不意味着水越多越好,基质中要避免积水。积水根部不透气就会烂根烂叶。给苔藓喷水进行保湿,苔藓干燥时一般不会死亡,而是进行休眠状态,喷水后很快能恢复过来。
3、温度
苔藓的生长范围为22-30°C,这个生长环境苔藓会呈现绿油油生机勃发的状态,过低或过高苔藓都会休眠,颜色灰绿。微景观中的苔藓一般不耐冻,冬季温度保持在5°C以上就能安全过冬。

喜欢养苔藓的花友们,或者家有苔藓微景观的一定要注意,忽干忽湿或者温度骤降的不稳定环境,会使苔藓表面叶尖部分出现干枯、白粉化,所以保持光照和湿度的稳定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