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接天莲叶的碧和映日荷花的红,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也如约而至到来了。每年到了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在节气中,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二十四节气在四季中轮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数千年来二十四节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这是盛夏的起点,也是一年中最热时候的开始了。所以,你准备好挑战“最热”模式了吗?
在古代,夏至是庆祝夏粮丰收、祭祀祖先的节日。到今天,夏至的习俗仍然和收获有关。就像空调、wifi和西瓜,是夏天的必备一样,馄饨、面条是南北方人的夏至标配。毕竟,把劳动果实吃进肚子里,是从古到今人们对丰收不变的诚意表白呀!
—夏至三候—
夏至可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角解:古人认为,麋与鹿虽属同科,但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
半夏生:半夏,药名,是一种喜阴的药草,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了。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话,在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而南方的面条品种也有很多,比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等等。夏至是新麦登场的时候,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后,重在养心—
夏至后,气温会逐渐地会升高,心情也会变得更加烦躁。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上的养生、精神上的调养,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喝一些些绿豆汤、淡盐水等,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随着社会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农业上已经不再是依赖着二十四节气来耕种,而现在更在意节气的人却往往是不种田的人。但是这绝不妨碍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在传统上,毋庸置疑它是有着无穷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