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月的桃花迷乱了眼,而在那山桃或是蔷薇科树皮上所分泌出来的树脂,被人们叫做“桃胶”,也有人说那是桃花落下的“桃花泪”。传说是因“八月里,桃子被摘光了,而桃树哭了”,才得这种结晶石状琥珀色的胶。
桃胶,是在桃树自然分泌,或者是外力作用下产生了伤口,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浅红色黄色粘稠液体,经进一步干燥、粉碎为固体颗粒状,是一种浅红色黄色透明的固体天然树胶,有着淡淡的清香味。
其实这也是一种病理现象,又被叫做“树脂病”,是桃树在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这种流胶现象虽然有利于桃树伤口的自愈,但是也会减少桃子的产量,而流胶的部位也会腐坏,甚至导致整个枝条或桃树枯萎。

在古代,桃胶是一位中药,具有清热止渴,缓解压力,养颜抗衰老,润肠道等功效。用于治疗石淋,血淋,痢疾。
等桃树茂盛时,用刀割树皮,不久后就会溢出桃胶了,有的桃胶也会自己分泌出来,这时候要用小刀慢慢的削取桃胶,避免采桃胶时伤到了树皮。
采桃胶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初夏六月份的时候,这里注意一定要在下雨前采收完毕,因为遇水后桃胶就会自然泡发,而且会变黑。
市面上的桃胶颜色都不一样,这些又有什么区别了?

桃树的主要成分是多糖,而不同颜色的桃胶颜色是由少量酚类物质在光照、氧气的作用下形成的醌类色素,和它的营养或者健康功效没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刚分泌的桃胶颜色浅,时间长了颜色就变深了。
食用方法

桃胶和银耳都是类似的,需要泡发,而桃胶一个人吃其实只要3-5颗左右就足矣,不需要很多。一般用清水浸泡一夜后,等变软了就可以洗干净熬煮了。
小植在这推荐一道“桃胶银耳羹”,银耳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桃胶银耳羹

食材:桃胶15克,冰糖30克,银耳5克 ,杞子3克,清水1000毫升
做法
1、将桃胶放入清水中浸泡20小时至软涨,体积大概能涨大约10倍。再掰成小块。
2、银耳用清水泡20分钟变软。杞子洗净。
3、将桃胶、银耳、杞子、冰糖和水倒入碗里,高压锅隔水炖25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