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农尝百草到屠呦呦的青蒿素,植物,在我们的衣食住行方面提供了种种帮助,其中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又尤其优秀,那我们身边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哪些呢?
曼陀罗(有剧毒)
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
白芨
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鬼针草(田间杂草)
嫩时可当菜吃,药理研究显示,三叶鬼针草全草含有蒽醌甙、皂甙、鞣质、多元酚、苦味素、碘、胆碱、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其提取物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消炎等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龙葵(有毒)
3——4月采摘嫩叶,食用;夏、秋季采割全草,除去杂质,干燥,切段,药用。降血糖,消肿活血、抗炎抗休克。止咳平喘。
荨麻(有毒)
以前都是当药用的,据说现在多作蔬菜食用。唔,吃的话,我觉得还是悠着点,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和止咳之效;叶和嫩枝煮后可作饲料
何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湿,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灰灰菜
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夏枯草
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味咸,能软坚散积。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车前草
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大青-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
金银花
金银花全株入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蒲公英
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 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荠菜
马上就要三月三了,记得吃荠菜饺子。是一种最常见的野菜,既可炒食、凉拌,又可作饺子馅。药用全草。性平,味甘。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三经。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疼痛。
天胡荽
药用全草。性寒,味苦辛。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婆婆纳
性平,味辛苦、咸。药用全草。解热毒,治肾虚,疗风湿。
泽漆(有毒)
性微寒,味苦;有毒。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柴胡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麦冬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红蓼
晚秋霜后,采割茎叶,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可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藿香
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中草药啊。让我们身体健康,也让我们亲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