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是一种三白草科植物,有的地方也是叫“折耳根”,“狗点耳”,在很多中医里都要关于它的记载。
《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
《纲目》:辛,微温,有小毒。

是不是看到很矛盾,《履巉岩本草》里说它是无毒的,而《纲目》里却说它是有小毒的,古人的说法也是有争论的,那到底它有没有毒了?
网上很多人都会说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而这个是致癌物,代谢的谢物马兜铃内酰胺Ⅰ会损害肾脏。
但是这里小植要说的是鱼腥草里面不含有马兜铃酸,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BII、AII、FII)在人体内的机制不能完全按照马兜铃内酰胺Ⅰ类推。而鱼腥草含有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效果,能抑制血小板的凝结作用,达到防止血栓的功效,但并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

也不能说鱼腥草没有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而且生长在阴湿处的地方,所以偏寒性一些,不能长期食用,肠胃不适的人最好也不要食用。
可是吧,它吃起来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一股腥辣味儿,但是药用价值正在于此,所以有人爱它也有人恨它,这个就是要看个人口味了。如果是凉拌可以加一些蒜蓉,葱,盐适量,生抽,醋,糖,花椒面,胡椒粉,鸡粉,花椒油,稍多点辣椒油,香油少许然后拌入洗好的鱼腥草,半小时后入味非常好吃。

在印度,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地区,都会用鱼腥草的嫩叶子作凉拌菜佐料。在我国南方也是食用的比较多,像是鱼腥草炒鸡蛋、腊味小炒鱼腥草、鱼腥草猪肺汤、鱼腥草炒腊肉等等,都是不错的美味搭配。
鱼腥草除了食疗也可以泡水,尤其是扁桃体炎、咽炎患者可以用来泡茶喝,这也是因为它不止是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健胃消食,还能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
种植方法

1.定植
首先我们需要种植要选择肥力强、疏松及拍水方便的土壤,最好是有机质的土壤栽培,松土后在起畦,畦的宽度不超过两米,高30厘米,沟底宽为20厘米,种植后再浇水,使农田的十分充足。
2.管理
幼苗期要注意浇水次数,除草的同时要注意补肥,还要将尿素稀释后喷洒到农田里,在鱼腥草收割后要追肥,主要追加氮肥,氮元素的肥对植株的萌发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二次收割则要施钾肥,为来年植株的萌芽打好基础。
3.繁殖
鱼腥草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只有20%,所以我们需要采用分株、插枝、根茎的繁殖方法。
分株:三月份下旬到四月份时,要对母株进行分株,移栽到砂土的苗床上直接移植。
插枝:可以在上半年将没有病害健康且长势好的枝条作为插穗,然后截成12-15厘米,最少三节,然后插杆到沙壤土的苗床上面,插好后给它浇水遮光即可,等其生根后再进行疫苗定植。
根茎:主要在2-3月份进行,将一些长势好的根茎截成有两个腋芽的小段,然后在苗床上定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