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老房子越来越少了,已经很少能看到你的身影了。
高大的门楼,稳重的门墩、精致的门环、造型独特的砖雕石雕。而“老门环”,带着一丝庄重、威严、神秘的气息。这种锈迹斑斑的老物件,在这漫长岁月的沉淀下它散发出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或许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它的故事承载了几代人的繁衍,而老门环就是这些岁月的见证。
门环由底座和挂件两部分构成,底座称为“铺首”,“门铺”或“铜蠡”,是由圆形、方形、多边形或异形的镲钹状金属构件反扣于门板之上,中间高凸位置连接一金属环或金属坠,以实现叩门或拉门的实用功能。
在铺首上,也就是怪兽衔环,是一种兽面纹样,多为椒图、饕餮、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镶嵌在大门上作为门环的底座。按照材质来分类,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
寓意上都有着驱邪,保佑的含义,比如:
蝙蝠—多福
葵花—多子
狮虎—镇宅
蠡—防火(蠡为龙生九子之一,性情顽固,又习水性)
六边形六合—鹿鹤延年等等。
在古代的时候,门环最早应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候的统治阶梯对门环也是有明确的规定,明史上有记载:
亲王府——丹漆金钉铜环
公王府——绿油铜环
百官第中——金漆兽面锡环
一二品官——绿油兽面锡环
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
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在过去,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的院门,都会有一个门环的物件。在图案方面那时候像是明清皇家的建筑门环一般是以龙形铺首衔环,象征皇家的威仪,具有更多的礼制涵义。
而民宅是不能使用兽面衔环,他们更崇尚使用样式简洁的铺首,配以圆形门环,或菱形、树叶形门坠,更有将外沿镌成如意纹,镂出蝙蝠形者,朴实的意愿都寄托在门环雕饰中国,寄予了人们对幸福如意生活的殷殷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