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4月20日
春の尾声
三春已暮花从风
空留可怜谁与同
“谷雨,言雨生百谷,物生清静明洁也。”
谷雨节气后,熏风染林野,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了。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时令,立夏将至。
谷雨花 「牡丹」
牡丹也称谷雨花,是花卉中唯一一种以节气命名的花。北京寻牡丹之处:景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圆明园、潭柘寺。
五月花神 「芍药」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花语是情有所钟。
春之深爱 「洋槐」
洋槐的花语叫做春之深爱,像小风铃,花香中带有一种甜甜的味道。
立春吃春卷、雨水吃龙须饼、惊蛰吃驴打滚、春分吃春菜、清明吃青团、谷雨采茶食香椿、立夏吃鸭蛋、小满吃苦菜、芒种吃梅子、夏至吃面、小暑食新米、大暑吃仙草、立秋啃西瓜、处暑吃鸭子、白露饮米酒、秋分吃芋饼、寒露吃芝麻、霜降吃柿子、立冬吃饺子、小雪吃腊肉、大雪喝粥、冬至喝鸡汤、小寒喝腊八粥、大寒吃年糕,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吃货发明的吧。
节气专题永远离不开吃吃吃,谷雨节气,又有哪些养生与时令?
养 生
宜:
调理肝血:食菠菜
清热除湿:食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芡实、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
养护脾脏:多吃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小麦粉、荞麦粉、黄豆、黑芝麻;
疏肝清火:黑米、豆类等甘淡的食物,以及胡萝卜、芹菜、茄子等蔬菜。
忌:冷饮(导致脾胃虚寒)
时 令
香椿-香椿炒蛋
谷雨香椿嫩如丝,一盘香椿摊蛋。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
榆钱-榆钱虾仁粥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榆钱粥绵香松软,清新养眼,欧阳修有“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牡丹-牡丹鱼片
牡丹是可食用的,据清《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牡丹入馔入药,如牡丹里脊、凤炖牡丹等,清香可口。
吃鱼不见鱼,才是最高境界。牡丹鱼片据说是当年清宫八大川制御菜之一,如今也是川菜经典美食,香脆的鱼片,配套酱汁,唇齿留香。
【除湿正当时】
女人是水做的,但是根据Yota的不完全统计调查表明,约60%的YO蜜存在“太水”的困扰——也就是湿气太重。“湿”乃百病之源,谷雨时节阳气上升,空气湿度变大,湿气比较重的妹子四五月时就特别容易感觉到疲劳困顿。“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尤其是虚胖体型的人,其实大部分是“水肿”。
湿气重会导致肥胖吗?
YES!
一般湿气较重的人的口味也比较重,这样高油高盐的食物吃多了容易造成身体循环不畅,湿气郁积,酸碱性不平衡。多数超重人士身体都呈酸性。
体内的湿气过重身体容易怕冷,身体就会选择用更多的脂肪来保温,造成气血不足,没有足够的能量将身体内部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就堆积在身体内部组的间隙,随着体内垃圾的逐渐增加,人就慢慢地胖了起来。
湿气是从哪里来的?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因为湿是最容易渗透的。而且“湿”气从来不特立独行,总是与其他病症携手而来,杀伤力巨大!
——湿气渗透大法——
>>>南方的冬天和夏天都比北方难熬<<<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所以北方冬天的冷是“物理效应”,只要穿得多就不会觉得太冷,而南方冬天你的冷是“魔法效应”,直入骨髓,无处可藏。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所以北方或者高原的夏天虽然温度高、阳光猛烈,但是气候干燥,水分很快蒸发带走身体热量。而南方的夏天称之为“桑拿天”,又热又湿,喘不过气。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头发、脸蛋容易出油的YO蜜,请注意是否为身体的湿气超标了。
有些小伙伴觉得,我在北方这么干燥的环境下怎么会产生湿气呢?环境“潮湿”只是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以下原因:
过量食用油炸的垃圾食物,导致人体无法合成以及代谢的添加剂在体内累积,导致经络堵塞,身体毒素增加。
常食肉类等酸性食物,YO蜜们本应以五谷杂粮为养,但现在很多YO蜜一天不吃肉就会觉得很空虚,其实长期吃肉,伤害脾胃,会导致阳气不足。
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夏天猛吹空调也会造成阳气不足。
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越懒越要运动】
流汗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避开湿气的环境】
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所以不要直接睡地板、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或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饮食调理】
清淡适量
少饮酒、牛奶,少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吃甜食、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少肉多素
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
红豆薏仁
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千万别加大米)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气自化。
川湘美味
辣的特点是辛散。湖南、四川、贵州等湿邪之气比较重的地方,人们常常用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来化解体内湿气,可驱寒燥湿。而酸也能帮助食物发酵,减轻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