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菌核体呈块状或不规则形状,表面为棕黑色或黑褐色,有许多凸凹不平的瘤状突起及皱纹 性:平 味:甘
归经:入心,脾,胃,肺,肾、经 产品形态:原形态炮制 工艺:晒制
名称:猪苓
类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ZHU LING
拉丁:Polyporus
别名:野猪食、猪屎苓
药用部位:菌核
· 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 Fries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
【鉴别】(1)本品切面:全体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外层厚27~54μm ,菌丝棕色,不易分离;内部菌丝无色,弯曲,直径2~10μm,有的可见横隔,有分枝或呈结节状膨大。菌丝间有众多草酸钙方晶,大多呈正方八面体形、规则的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直径3~60μm,长至68μm ,有时数个结晶集合。
(2)取本品粉末
【炮制】除去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用量】 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常与茯苓、泽泻等品同用(如五苓散);阴虚者配阿胶、滑石等同用(如猪苓汤)。凡湿注带下,湿浊淋病,湿热泄泻等症,都可配合其它利水渗湿药或清热燥湿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