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 味】味辛、苦,性热。
【归 经】归肝、脾、胃、肾经。
【主 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相关配伍】
1、《伤寒论》吴茱萸汤: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沬,苔白脉迟等。
2、《医方简义》导气汤: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鸡鸣散: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痛,或上冲入腹。
【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禁 忌】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津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
1、吴茱萸:除去杂质。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生理特性】
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产 地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2、《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因药材规格不同价格不同,药材价格浮动,我们的店铺上传的价格可能不符合现在的行情,敬请见谅!各位亲拍商品之前及时与客服沟通,客服会根据您的需要告知您详细的货品单价,希望我们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