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钱科,引种于澳大利亚。
-
形态特征兰香子,学名明列子,为唇型花科、罗勒属、一年生、芳香性亚灌木状、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又名罗勒子、奇异子、南眉籽。
-
澳洲沙漠豆又名“斯特尔特沙漠豌豆" 。原产于澳洲的干旱地区,是澳大利亚最知名的野花之一,它的名字是以英国探险家斯特尔特(1795-1869 Sturt)的名字命名的。
-
世界上能吃动物的植物约有500多种,但绝大多数只能吃些细小的昆虫。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奠柏,居然能吃人。奠柏树据说
-
瓶子草是一种相对体形较大气质高雅的食虫植物,叶子成瓶状直立或侧卧,大多颜色鲜艳有绚丽的斑点或网纹,形态和猪笼草的笼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失足掉落瓶中
-
海南耳稃草,多年生。秆丛生,直立,高60-130厘米,无毛,节具短毛。
-
沼柳( S.Rosmarinifolia L.Var brachypoda(Traktv.Et Mey)Y.L.Chou),杨柳科植物,生于草甸、沼泽及河岸潮湿地方。
-
窄唇蜘蛛兰(学名:Arachnis labrosa (Lindl. et Paxt.) Rchb. f.):草本植物。茎伸长,达50厘米,粗7-10毫米,质地硬,具多数节和互生多数二列的叶。叶革质,带状,先端钝并且具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叶鞘套叠,宿存。花序斜出,长达1米,具分枝;花淡黄色带红棕色斑点,开展,萼片和花瓣倒披针形;花瓣比萼片小;唇瓣肉质,长约1厘米,3裂。花期8-9月。
-
酢浆草(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
-
藏野青茅,拉丁文名:Deyeuxia tibetica Bor.禾本科、野青茅属 多年生,具细弱的根状茎。秆疏丛,直立或有时基部稍倾斜,紧接花序下密被短毛,节无毛。叶鞘微糙涩,无毛;叶舌膜质,粗糙或被小刺毛,长圆形,顶端呈撕裂状;叶片常内卷,稀扁平,基生者常扁平,两面及边缘均粗糙。圆锥花序紧密成穗状,主轴及分枝密被短毛,分枝短缩;紫色或带黄褐色,有光泽;颖质地较薄,上部边缘近于透明,披针形,背部密被长柔毛,花药黄褐色,花期7-8月。概述图片取之中国植物志。
-
藏滇风铃草(学名:Campanula modesta Hook. f. et Thoms.):茎稍矮,中上部少叶,仅1-3枚,花萼裂片较短,常短于花冠,花萼筒部为倒卵状至倒卵状矩圆形,蒴果倒卵状圆锥形。花蓝色或紫蓝色。花期7-8月。
-
红三叶,也叫做红车轴草、红荷兰翘摇,拉丁名:Trifolium pratense 是豆科车轴草属的草本植物,原产于小亚西亚及欧洲西南部,是欧洲、美国东部、新西兰等海洋性气候地区的最重要的牧草之一。在我国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都有栽培,并有野生状态分布。红三叶适宜在我国亚热带高山低温多雨地区种植。红三叶有许多适应不同环境的优良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
狗牙根(学名:Cynodon dactylon (L.) Pers.)是禾本科、狗牙根属低矮草本植物,秆细而坚韧,下部匍匐地面蔓延甚长,节上常生不定根,高可达30厘米,秆壁厚,光滑无毛,有时略两侧压扁。叶鞘微具脊,叶舌仅为一轮纤毛;叶片线形,通常两面无毛。穗状花序,小穗灰绿色或带紫色,小花;花药淡紫色;柱头紫红色。颖果长圆柱形。5-10月开花结果。
-
结缕草(学名:Zoysia japonica Steud),为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茎,须根细弱。秆直立,基部常有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无毛;叶舌纤毛状;叶片扁平或稍内卷,表面疏生柔毛,背面近无毛。总状花序呈穗状;小穗柄通常弯曲,长可达5毫米;小穗卵形,淡黄绿色或带紫褐色,颖果卵形。花果期5-8月。
-
多年生草本植物。